当前位置: CompoTech China > 专题 > 专题报道 >
 

Smart Home 刚性需求何在?

本文作者:任苙萍       点击: 2019-12-13 08:35
前言:

 
随着人们对安全与声光体验的追求,加上云台技术与物联网 (IoT) 的不断创新,智慧家庭蓝图终于逐渐获得落实——居家安全和保全仍是最大市场,而娱乐预估将是增长率最高者。然而,建置智慧家庭只为了贪图便利、舒适、视听享受,抑或为了节能、省荷包?其实,它或许背负更大的期待。面临高龄化社会的进逼与生活环境的恶化,失能、失智人口急遽上升,甚至有趋年轻化现象;不幸的是,可照护的人力是如此缺乏、能收容的机构极其有限、加上亲情或道德羁绊……。
 
于是,多数高度仰赖照护的人们,依旧过着普罗大众的居家生活;所不同的是,他们及近身照护者可能要比常人辛苦许多。此时,辅助科技的介入,或能成为得力助手。一位拥有 25 年网络产品开发经验,且一路陪同家人经历轻、中、重度不同失智病程的工程师分享:容易呛伤是这些患者的典型表征之一,可做姿势侦测的智能产品或有助于避免;另可通过侦测滤水器用水量,让未同住的亲属能从远程获悉被照护者是否如常饮食、如厕,起居安然无恙?
 
机器人是另一个思考方向。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已制订"ISO/TC 299 Robotics"标准因应,包括以模块化提高设计弹性、降低生产成本,台湾工研院也推出"PECOLA 乐龄陪伴机器人"试水温。家庭照护可分为预防性和支持性两大类,是讲究定制化与整合的工程,运营模式与概念验证 (PoC) 皆是部署服务的关隘,会因照护个案及场域而异——例如,部分产学人士认为家用陪伴机器人是长者与 IoT 的优选触发媒介,却也有银发住宅机构断言机器人对于空间不足的园区帮助不大。
 
有人主张社福照护不能以牟利为目的,也有人犯嘀咕:推动成本太高,劝说产业和政府都不必太热衷……。但诚如专业人士所说,家有失智者,家人的工作及生活质量都将大受影响,现在不作为,将来的社会成本会更高!不过,包括照护机构在内的相关业者都认同:以慈善之名行事毕竟不是长久之道,唯有形成产业规模、做好政策法令配套、明列阶段性目标与任务,筛选出好的题目、找出对的方向、将效益最大化,才能嘉惠四方;若平台不对,恐落得一场空,种种良方终究只能沦为参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