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TFT-LCD产业

本文作者:admin       点击: 2006-05-08 00:00
前言:

自1898年发明阴极射线管(CRT)技术之后,在长达100年的时间里面,人们通过这个现在看来是相当笨重的家伙收看电视广播节目,然而在2000年的时候,随着数字高清电视技术的提出,TFT-LCD终于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中国政府也表示在2010年在全国范围关闭模拟电视广播,开展数字电视广播,如此庞大的一个内需市场让TFT-LCD成为朝阳行业,充满生机。



与CRT相比,TFT-LCD具有对比度高、功耗低、响应速度快、字形清晰、无闪烁、低辐射、寿命长和轻薄等优点,在台式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大屏幕彩电、监视器、可视电话、掌上电脑、手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增长非常迅猛,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的产业。然而深入这个产业却又发现,一条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资在12亿~30亿美元不等,国内目前只有京东方、上广电建成投产两条5代线,而纵观国际市场,SONY与三星、Sharp的8代线已计划在建。

一边是炙手可热的市场,如此庞大的市场拱手让人无论对国家经济或者产业发展都是不小的损失;一边又是投资的风险,巨额的投资可能投入过气的产品,这样的损失中国经济和产业同样无法承受。中国的TFT-LCD产业路向何方?本刊特采访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专业分会原秘书长刘培政老师一谈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TFT-LCD产业。

为何要大力发展TFT-LCD产业?

● 数字高清电视成为发展平板显示的源动力
在采访当中,刘培政老师表示,“高清数字电视庞大的市场需求为FPD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一样,贪婪地吞噬着科技技术成果,在提出对更高清晰度、高画质、临场感更加强烈的高水平视觉享受的时候,对于显示器的要求就更加苛刻。目前的CRT电视清晰度只有300线左右,无法达到数字高清电视700~1,000线的清晰度要求。并且,数字高清电视也只有当屏幕大于40英寸的时候才能显示出数字高清的优势来,而要做如此大的CRT不当技术上难以实现,成本高昂,在家庭中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空间放置。随着更环保的生活理念推广,LCD显示屏抢占传统CRT家用市场的趋势更是明显,2005年将是各种显示器件从模拟电视向高清数字电视转换的一年,而由此催生的就是一个全新的FPD产业。

在经过人文的调查、分析和试验所制定的HDTV的最低技术要求,并综合各种分析意见和数据之后,刘培政为我们定义了最基本的HDTV显示器见的要求。即:屏幕长宽比为16:9;分辨率1920×1080;对比度大于500:1;亮度大于500cd/m2;可视角度大于170度;响应速度小于16ms;色彩饱和度大于85%;屏幕尺寸以40英寸以上为佳。

纵观目前的大屏幕显示技术,40英寸以上可以满足HDTV的显示设备要求的就包括LCD、PDP、SED、TDELD、OLED等,刘培政认为在未来纪念当中,TFT-LCD、PDP将会成为40英寸大屏HDTV应用主流。

● TFT-LCD将成显示产业主流
既然有这么多可以满足HDTV设备要求的技术,那为什么现在全球企业都将大笔大笔的资金、媒体也将关注的眼光都投入到了TFT-LCD这个产业?
刘培政用3点来强调了TFT-LCD将成为显示产业主流的趋势。“首先,TFT-LCD是各种显示产业中现有投资最大的;第二,TFT-LCD的销售额也是最大的。2003年,LCD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72亿美元,俨然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显示产业。2004年LCD更是占据了全世界销售额的67%。预计到2009年,LCD销售额将会达到70%以上;最后,TFT-LCD的应用最广。LCD的应用可以涵盖从投影电视的液晶模块、手机等便携设备显示屏、电脑显示屏、一直到4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显示屏。”

我国发展TFT-LCD产业的现状如何

那么,究竟我国的TFT-LCD产业的现状又是如何?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刘培政以他在液晶显示领域多年的耕作经验如此总结我国LCD产业,“在整个LCD产业链当中,就液晶显示屏这个环节来说,中国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在液晶显示器与显示模块这两个领域中国目前是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的。从2002年开始,国外所有液晶显示器与显示模块厂商都向中国的长三角地区(上海、苏州、昆山、无锡、南京)转移。我国目前液晶显示器和显示模块的生产能力已经占到了全世界的50%,虽然生产显示屏的厂商都在国外,不过他们的模块厂接近一半的生产能力都放在中国。第二个方面来说,作为大面板液晶显示屏主力应用的大屏幕电视来说,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电视机生产能力和技术。因此,可以说就整个产业链来说,我国在后端还是拥有不错的优势的。”

TN-LCD和STN-LCD的模块生产线由于投资小,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在中国大陆的数量比屏的生产线数量要大很高,其布局也比较分散。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上海飞利浦、北京三五电子、东莞三星电子、张家港光王电子、深圳天马、广州精工、上海广电液晶、京东方等一批面板生产线的厂家,也有如深圳TCL、大连大显等有整机背景的厂家。

在TFT模块上,台湾、韩国、日本企业纷纷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大陆,LG-Philips在南京、翰宇彩晶在南京、友达在苏州、中华映管在吴江、奇美在上海、东莞,三星在镇江、日立在苏州,夏普在无锡都有自己的TFT模块生产线.造成这种转移的原因被认为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未来市场的看好,第二是劳动力成本优势。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液晶屏产业已被列为“重大工程”,国家计划2008年前建设3~4条5代液晶屏生产线,2010年陆续建设第6、7代生产线,可见液晶屏生产线建设已被提上日程。这一计划的提出将成为未来国内平板彩电从根本上解困突围的关键。

面对中国彩电生产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共同困境: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的现状,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殿甫提出了创新之说,而 “以突破TFT-LCD上游供应瓶颈”为共同愿望的聚龙联盟也因此应运而生。中国企业的创新意识已在实际运作中日渐成熟。

京东方现有的技术力量表明国内企业对上游生产线的技术已不再是“雾里看花”,同时以京东方为主的国内大厂也在对新技术进行不断的研发,无疑为向更高世代线的挺进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配套设备方面,经过多年来各方努力,我国大陆已能生产部分LCD制造设备及测试仪器。测试仪器以高校和研究所为主,如清华大学、长春物理系都开发生产定型了如液晶盒厚测量仪、予倾角测量仪、液晶光电参数测试仪等测试设备,而制造设备从最初的玻璃切割机、偏光片切割机、灌晶机等单台设备发展到可以生产成套的TN用清洗等前段设备和摩擦线、对版线等要求更高的设备,专业生产液晶设备的厂家有北京京城清达、太原二所、深圳虎神、深圳润正、深圳航通、深圳保全等公司,京城清达是由北京量具刃具集团与清华大学、日本饭沼制做所共同合资的公司,太原二所是一家从事半导体相关工艺研究的专业所,他们都有较强的技术实力。但中国大陆液晶设备就其规模和水平来看,与LCD器件和相关材料比,仍显得滞后一些,与日本韩国相比,仍有相当的距离。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集中力量,合则能胜,分则必败

要形成一条完整的TFT-LCD产业链,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企业配合;需要大生产设备的开发和维护;需要液晶屏的大生产工艺制造技术;需要模块制造相关产业环节的配合;需要市场应用的开发;需要销售渠道的培植等等。中国TFT-LCD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就出在对于上游的原材料的缺乏。没有原材料的配套,中国的LCD产业只能成为原料加工产业,算不上真正的LCD产业。国家应该大力扶植玻璃基板、彩色滤光板、偏光片、背光源模组与IC驱动等主要的配套产业的发展。

在采访过程当中,刘培政老师多次提到了韩国TFT-LCD产业的发展模式,“集中资源”是刘培政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韩国政府大力扶持三星与LG发展LCD产业,在现代崛起的时候为了不使资源分散,现代不得不远走他乡。而对于中国现在上马如此多面板线,业内人士看法不一,编者更倾向于赞同刘老师的观点,“液晶产业是一条不归路,只有将手中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集中形成力量互补,促进发展。应在上广电和京东方的基础上集中资金和人才,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链的集中发展态势。”

一条5代线投资至少12亿美元,如果说要做成专门生产液晶电视专用屏的话,这个数字恐怕要加到30亿美元。京东方收购现代5代线的时候筹集了1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但仍有数亿元的缺口。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不是哪家企业可以单独完成的。借鉴CRT时代,国家对于产业链的支持,现在液晶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文至最后,我想引用刘培政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尾。“TFT-LCD不属于上海、北京或者其他那个省,更加不属于京东方、上广电这样的厂商。TFT-LCD应该属于中国的发展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