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词汇-乙醚)绿色工业革命,是危机还是转机?

本文作者:admin       点击: 2004-11-12 00:00
前言:
由于21世纪是能源暨环保的世纪,国际对此标准要求日益严苛。例如,为减缓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现象,美国环保署等单位特别推动了「能源之星」方案,这项方已有日本、澳洲、纽西兰等经济体参与,台湾是在1999年引进。目前对信息、家电、办公室设备等项目进行规范,不但能有效节省能源,同时也有利于厂商产品外销,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形象。



犹记2001年SONY当红产品PS游戏机因内部连接器含有重金属—鍻,而在荷兰惨遭退货窘境的轩然大波,近来一场由WEEE及RoHS所引发的绿色工业革命,亦正如火如荼地蔓延;让厂商不得不将环境化设计(Eco-design)纳入考量,并开始用更宏观的「产品生命周期」思惟来看待制造工程、正视「EMS」(环境管理系统)议题。



WEEE与RoHS之关联

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6+)、聚合溴化联笨(PBB),以及聚合溴化联笨乙醚(PBDE)等有毒物质,经常被使用在通讯及家用电器之机板及零组件的组成材料中;也常随着废弃旧电子产品的不当处理,渗透到土壤影响地下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危及人体健康。



欧盟为求加强环境与绿色生产,于2003年初对电子电机产品正式公布禁用有害物质限制防制规范RoHS(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及废电子电机设备指令WEEE(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等环保新规范,目前已将10大项电子电机产品列入管制,由于WEEE/RoHS为强制性且非自愿性法规,必须符合规定方能出口欧盟,因此厂商必重视相关环保法规的发展。



WEEE(废电机电子指令)乃针对10大废电机电子产品而设,旨在建立回收体系并达成法定一定之回收率(55-75%),而RoHS(危害物质限用指令)则意在规范电子电机产品禁用上述六大有毒化学物质;前者明订在2006年12月31日起管制,后者更提前于2006年7月1日正式生效。事实上,RoHS可视为WEEE的子法规,两者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显然地,欧盟希冀透过这两道企图「延伸制造者责任」(EPR,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的指令,促使生产者对旗下产品之生命周期中的「弃置阶段」(post-consumer stage),负起回收、再生、或弃置之最终责任;且此处的「生产者」(producer)涵盖甚广,包括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用自有品牌包装后再销售,以及进口或出口的厂商都名列其中。



大势所趋:构筑绿色供应链

由于最终商品往往须历经许多零组件供货商共同设计、制造、组装方得成形,因此欲落实EMS、改善环境绩效,绝不能忽略共生体系的任何供货商。殷鉴未远,这也是为何SONY自从三年前蒙受近40亿美金的巨大损失后,便矢志倡导SS-00259技术标准,要求供货商之产品零阻件不得使用禁用物质的机制来因应的原因;随后更积极与供货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提出一系列有关产品环保性要求的流程,称为「绿色伙伴计划」,以杜绝类似情形再度重演。



所有的电子信息业者,未来必须积极地建立供应链绿色管理体系,包括:产品环境化设计、无铅制程技术、检测验证等绿色生产实力。厂商若能及早掌握此项技术,对争取外销订单、领先商机,将有明显助益。事实上,若能藉环境的挑战而获得竞争优势,将会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