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章节:
第三章 新工业革命的序曲
自176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次的工业革命仍然进行中。愈来愈少人从事农业,却有愈来愈多的人从事工业,人们持续由乡村移往城市。电子化产品渐取代原有的设备,电话与电报将信息传送到各城市甚至是全世界。然而,200年后,工业仍然主要是区域性活动,就像底特律制造车子,宾州及俄州生产钢铁等等。
另一个改变则是许多由战场退役的军人,投入职场,这群白领阶层为了美国向上起飞的经济提供了支持。二次世界大战几乎摧毁了欧洲及日本的基础建设,而美国的建设则没有被破坏,国内及国际的需求刺激了美国的经济,这个情况维持了好几年,造就了企业成长,高就业率及富有的中产阶层。
受惠于高工资、福利及给薪假期,“美国梦”于焉形成,人人买得起房子、车子、送小孩受教育等等。然而,这种荣景却是由国内外的需求同时建立起来的,战争打乱了原有的供应链,而使美国受惠。到了1960年代中期,欧洲及日本逐渐恢复国内的工业,使得对美国的依赖减少了一些,然而美国的强劲内需抵销了国际需求减少的负面作用,而持续了一阵子,企业持续获利成长,一切情况看起来似乎不错。
1950年代,美国着重于全国性的公路建设,带动了汽车的销售及使得人们搬离都会区,都会区的卫星城市渐渐形成,因为这些卫星城市的房屋相对便宜。如此一来,由农场移居到城市的200年后的人们,又开始搬离城市了,但这回他们不是搬回农场,而是都会区的卫星城市。设立于卫星城市的企业,不需要负担像都会区的高房价,在卫星城市能拥有自己的办公室及厂房,以及靠近自己的员工等好处。
为了因应渐渐增加的人口以及愈来愈多人拥有自用车,那些贩卖多种商品的大型量贩店渐渐成型,那些大型卖场,设立于超大的建筑物中,让人们无时无刻都可以自由的闲逛及采买物品。这些设在郊区的大型卖场,增加了更多的便利性,首先是大型卖场的员工大部分居住在郊区,员工不需要花太多时间通勤;其次,位在市中心的零售店,通常只能负担的起很小的店面;最后,郊区的大卖场节省了住在郊区居民往来的时间,货品的价格比零售店更便宜。
自1760年到1960年的两百年来,整个生活型态改变了许多,这些改变起因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也埋下了新工业革命的种子,并且等待成长茁壮。
为什么改变
电子业则是个例外,它不遵循产业必须集中的通则。生产真空管必须经过好几个地方,从美国的东岸到西岸,甚至包括欧洲的几个城市。其他的电子零件也同样必须经过好几个城市才能完工。设立于旧金山湾区的硅谷,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湾区邻近史丹佛大学以及创投资金。这是为什么硅谷不设在芝加哥或是长岛的主要因素。
晶体管
硅谷的设立要回溯到1947年的纽泽西,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William Shockley、Walter Brattain 及John Bardeen,共同发明了双极晶体管。到那之前,所有的电子放大器及高速转换器都是由真空管所做的。真空管像灯泡一样,主要是由真空玻璃及内部的金属电子向外连接。真空管的主要原理是将金属丝线加热后,在真空管内产生气体,然后再利用静电控制电子的移动。
真空管让我们可以很准确地控制电子的移动,然而真空管也有些缺点,如用来加热真空管内金属丝线的能源是一种浪费,密封在真空管内的电子会随着时间老化,最后真空管的玻璃也容易破裂。真空管的尺寸在发明后的50年内变小了,但是最小真空管的体积仍然是非常大,因此只要是使用真空管的数字系统,体积都会非常大,同时产生许多热。举例来说:一个采用真空管及映像管的简单四位数字时钟,体积大概会大到像是电视接收机一样。第一个使用真空管的计算机不仅需要占用数千平方英尺的空间、自备的电力系统,同时也产生一堆的热。
电信公司使用真空放大器去增强信号,使得信号能长距离传送,于是,贝尔实验室就开始寻找放大器的替代方案,半导体材料适时的出现,问题是仍然需要去创造出一个高效能的放大器。这个任务后来由William Shockley、Walter Brattain 及John Bardeen三位发明家共同达成,这个晶体管的英文一开始叫做”transfer resistor” 现在则被缩写成”transistor”。
虽然第一代试产的晶体管不是很小,但是量产的晶体管尺寸却比最小的真空管小了很多。此外,半导体材料不需要加热,所以耗电量较小,产生的热也比较小。基半导体的特性,晶体管迅速用于收音机及彩色电视机,美国政府则积极将晶体管用于军事用途。直到1980年代初期,事实上也是不清楚到底是军用电子或是消费性电子率先采用半导体。
印刷电路板
在战争期间,近炸引信使用于反潜战机弹头上,就是当大型金属物体,如飞机,
接近时,就会爆炸。真空管用于近炸引信的线路上,在这个板子上还有其他的组件,一同镶在一块扁平的板子上。
在此之前,所有的电子系统都是用人工将金属底座、真空管基座、端子及线材焊在一起,近炸引信是印刷电路板的前身,板子上的线路由铜材经过印刷及蚀刻等制程以留在板子上。组装板子变得比较容易而且节省成本,只要插入零件及焊接线材就可以了,现在更好了,有全自动制程进行插键及焊接的工作。
第一代数位计算机
第一代计算机也是为了计算战争时复杂的弹道问题所产生的计划,由宾州的摩尔大学的J.P. Eckert 及 J.W. Mauchly共同执行。然而战争却早在第一代ENIAC出现之前就结束了,ENIAC后来应用于曼哈顿计划 (美国发展核武器计划的代号)。
虽然拥有18,000个真空管的ENIAC重达30吨,占地1,500平方英尺,消耗电力150,000W,但它却能在1秒内处理2亿分之一的加法及3千分之一的乘法,这样的速度比任何一个处理器前辈都要快上1,000倍。
到了1955年,ENIAC退役,改采用晶体管的第二代计算机登场,相较于ENIAC,第二代计算机占地较小、耗电较小,但却能以更快的速度处理更复杂的运算。1950年代初期,有人委托IBM去预测未来全球计算机的需求,当时的预测结果是只有50台计算机就能满足全世界的需要。这份研究显然忽略了计算机及数字数据随着世界经济而起飞,同时也改变了形态。这个重大的改变需要另一项重大的发明来配合,将电子及运算整合在一起…
集成电路
1958年,由德州仪器的Jack Kilby及Fairchild的Robert Noyce都发明了集成电路(IC),自此,IC带起了石破天惊的新工业革命。在IC发明之前,晶体管已经在硅晶圆上量产,经过扩散、光罩及蚀刻等制程,最后再由钻石切刻成数千或百个晶体管,个别经过封装后出售。
客户将买来的晶体管焊接在电路板上,让彼此互相连接,然而Kilby 及 Noyce想要改变这个过程,他们认为不应该将晶体管切开后,又将他们连接在一起,他们想要将几个晶体管做在同一个电路中,这个电路被称为”Die”,这样做成功减少了体积,对于系统业者来说,这些小型的电路,节省电子产品设计及生产的大量时间及成本。
这里比较重要的是IC并不是激起新一波电子革命的浪潮,那时IC能做的事,真空管及单一晶体管都能做,只是使用真空管及晶体管做出来的东西比较大,也可能比较贵。IC其实是生产的创新,而不是设计的创新。工程师无法只用晶体管设计出现存的电子产品,如个人计算机、CD、光驱、HDTV、数字相机、手机、网络、e-mail、iPod、微软,当然更没有新工业革命。
正向循环的创新
第一代的IC是建在逻辑网关上的小型集成电路,它趋动了迷你计算机的产生,同时也刺激IC技术的发展,以符合应用于计算机的需求,于是产生了中型集成电路,之后发展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也同时产生第一个名符其实的微控制器。
这样良性循环的创新一直持续到今天,最新的多核心微处理器将促使新一代计算机的问世,除此之外,随着IC的发展,IC也将应用于其他的系统,如工业控制、机器人,不仅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也更稳定。IC也应用于机械装置中,以控制自动引擎,家里的恒温自动控制器也和收音机及电视一样都有IC。IC也应用在新一代的电信交换计算机及无线电话上,到了1980年代中期,安装在车上的无线蜂巢式电话,也有IC在里面。
要充份了解IC的制造价值,要将其视为次系统,每一个电子系统都包括数个次系统,这些次系统彼此互相连接,每个次系统中也包括许多组件,这些组件也彼此连接。当使用线材来连接时,每个连接成本大约需要1美元,若使用PCB板上的铜丝时,每个连接成本大约需要美元1角,若这些连接,是做在IC里面时,成本将更加低廉。将次系统的概念由PCB板进化到IC上,使整个系统的体积、价格及成本迅速缩减。如果没有IC,现今我们所熟悉的电子产品也将不会存在。
网络 - 新的联机方式
早期的计算机,只有大型企业才负担得起一个或数个大型计算机,以及一个专用的大楼来维持计算机所需的电力及冷却的工作。输入的工作由公司的各个部门,用人工将编码打孔卡,一个一个放进高速的卡片阅读机中,等读完所有的卡片之后,计算机才开始处理数据。这种处理方式叫”批处理”。
通常,批处理最大的工作量就在于输入格式及打孔,这可能需要几天才能做完,但是计算机的部分却只需要几分钟就做完了。对于现在的计算机来说,这样的工作可能有些笨拙,但是和当时的纯手工作业来说,批处理大幅增加公司的营运效率,银行能处理更多的账户,工厂能处理更多的订单,航空公司能处理更多的订位。
但是,使用计算机来工作非常昂贵,小型公司根本无法负担计算机的开销,也不能藉由使用计算机来获利,一直到有人想出了”分时”的方法,将成本分摊出去。由”分时”公司,拥有一台大型计算机,再将这台计算机与登记使用该计算机的会员们共同分熟,会员以分钟计费来使用计算机,透过电话线,直接连上计算机,输入数据及指令, 计算机再将处理过的结果传送回去。
使于1970年代中期,托VLSI IC的福,才使得第一台”Hobbyist”计算机问世,和最早期的Apple II 来比,”Hobbyist” 显得非常简单,但它仍然可以工作。当八位微处理器功能变得更多时,产生了第一批商用化个人计算机。
到了1970年代晚期,市场上有两种型态的计算机。当时市场上受欢迎的机种是Apple II ,采用6502芯片。另外一款则是采用Zilog Z-80芯片及Digital Research CP/M-80操作系统,许多公司的产品都采用相同的平台,如兼容的软件及文字处理程序等。
Z-80及CP/M-80平台卖得非常好,而其销售最好的是Adam Osborne的”Osborne 1”计算机,这台设计稍嫌大的系统,包括软式碟碟机、屏幕、键盘、及一些应用软件。当时那台计算机每个月能卖超过10,000台,但到了1981年,PC市场产生了一个重要的改变。
市场上曾经传言IBM要生产PC,到了1981年真的推出了IBM PC,采用Intel 8088微处理器,和Apple II 及 Z-80/CPM-80 平台不同,操作系统则改用微软的PC DOS,但仍然和CP/M-80及 “the P-system”兼容。IBM 的PC一推出后,就有一堆的应用软件迅速出现,如Lotus 123,自此DOS 系统在市场上大获全胜,而Z-80/CPM-80则销声匿迹。
挂着IBM品牌的个人计算机,让企业能安心采购,相对低廉的价格也是使得各个部门能自行购买,所以PC迅速出现在每个员工的桌上。经理能使用Lotus 123来运算,而不需要等待某人将数据拿到部门的迷你计算机去处理,其他的员工也可以使用自己的计算机来写报告,也不需要排队等部门计算机了。
此时,计算机间欠缺的就是联机,各部门间的计算机、整个公司的系统数据无法有效的整合在一起,然而,就像真空管发展的历史一样,计算机间的联机问题也有了解决方案。
在IBM的个人计算机上市及企业使用计算机来增加工作效率之前,就有人发明了联机的方法。这方法源自于冷战时期,美国国防单位寻求一种方式,可以使学校研究单位连接到政府的实验室,以共同进行研究。由于担忧遭到核子攻击,所以网络的架构一定不能是集中的设计,必须是分散而且持续不断运行,这样的概念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由Internet分支出来的是Ethernet,由Bob Metcalfe所发明,指的是高速局域网络,又被称为 LAN,在LAN中,每个用户的系统或是打印机等变成一个节点,在这个网络中,没有一个是负责发布指令,而是由每个节点自行操作以及和其他结点配合。早期LAN寻求”杀手级”应用,就是现在的e-mail,当Internet被广泛运用之后,ISP业者将每个人用Internet连接起来后,e-mail就成了Internet的”杀手级”应用。
现在,透过Internet,在美国加州的使用者可以和在法国巴黎,或是地球上任何一个有网络的另一个人联络或是传送档案,透过卫星无线网络,我们真正达成了无论何地都能上网的情境。
Internet的好处是开放性的平台,Internet浏览器可以在Windows、Apple及 Linux平台上运行,World Wide Web让Internet更进一步将HTTP及HTML网页设计语言导入,使得文字、影像、声音及动画都能在网页上呈现。
World Wide Web由Tim Berners-Lee所建立,Netscape浏览器的大流行,引发了自1995年-2001年的”dot.com”泡沫,网络主宰了一切商业活动,必须和网络相关才能受到市场及投资者的青睐,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电信业者,积极扩大网络建设,以支应日益庞大的带宽需求。
到了2001年,网络热潮退去后,宽带建设被便宜的卖出去,结果造成了低成本的全球通讯网络,人们突然发现在印度设立一个电话服务中心的成本,包括薪资及长途电话费,要比在美国便宜许多。
另一方面来说,移动电话在欧洲、东欧、亚洲及许多新兴开发国家迅速风行,在手机风行之前,固定式电话在许多国家已经流行了一阵子,机器设备都已老旧且面临淘汰,手机系统不像固定式电话,需要花大钱来布线,特别是最后一哩的部分。
今天,每一个拥有移动电话的人,都可以和另一个拥有移动电话的人联系,每一个拥有计算机的人都能透过ISP连上Internet,只要有计算机,就能让人互相连接,不仅如此,电子档案也能透过计算机传给另外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