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巅峰:源科麒麟PK Intel企业级SSD

本文作者:admin       点击: 2011-08-03 00:00
前言:
SSD市场分析、Intel/SandForce两大主流方案

在“2.5寸、mSATA齐上阵 SSD/固态混合硬盘大比拼”一文中,我们进行了SSD与传统机械硬盘,还有固态混合硬盘之间的性能对比测试。固态盘在随机访问(特别是随机读)上的巨大优势还让您记忆犹新吗?

这一次,我们不再只是结合企业存储的视角来评测消费级SSD,而是真正加入了以SLC闪存为介质的企业级固态驱动器。此外,除了Intel不同型号的SSD,我们还将重点对另一个固态盘控制器阵营——SandForce方案中的代表产品,源科公司推出的麒麟 I Plus进行分析和讨论。

 


笔者在SandForce官方网站截图:滚动显示相关控制器方案的产品获得的国外媒体奖项,其中就包括有源科RunCore Pro V

如今的SSD领域,Intel凭借着公司品牌影响力,还有和美光(Micron)合资的IMFT闪存制造工厂而在规模和成本上占据一定优势,但却迟迟未能公布采用自家控制器的SATA 6Gb/s产品。Marvell尽管第一时间推出了SATA 6Gb/s高速接口的SSD控制器芯片,不过存储产品特别是固态存储方面只占这家半导体公司的一小部分比重,因此其产品性能和丰富程度仍显得有所欠缺。

三星和东芝作为NAND闪存出货的全球前2大厂商,都有自己的固态盘控制器方案,他们似乎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OEM方面。除了主流SATA接口的产品,东芝利用收购富士通硬盘部门获得的SAS、FC(光纤通道)接口技术推出了高端企业级SSD;Intel在这方面选择与HGST(日立环球存储,如今已被WD收购)合作,印有Intel型号的控制器芯片中包含后者的技术并只通过日立/西部数据来销售;三星则结盟传统企业级硬盘市场绝对领先的希捷公司,先是在Seagate第二代Pulsar系列企业级SSD中贡献了闪存技术,而后进一步将自己的机械硬盘业务出售给希捷。

在Intel推出新一代支持SATA 6Gb/s的固态盘控制器,以及相关的SSD产品之前,专注于该市场SandForce已经处在了性能领先的地位(指消费级产品)。这家规模相对不大的公司,也提供支持SLC闪存的企业级固态盘控制器,不过至今还没有原生SAS接口的方案(通过SATA to SAS桥接芯片实现)。SandForce为其客户提供了面向主流市场的多种选择,笔者认为,他们目前的成就主要源于有特色的技术。

 


上表对比的4个系列SSD,本文中主要测试的是源科麒麟 I Plus和Intel X25-E。X25-M G2我们使用以前的测试成绩进行对比,而Intel SSD 320(相当于X25-M G3)仅用作与上一代产品在技术规格方面比较参考。

首先,我们看到源科麒麟 I Plus的定位并没有像Intel那样严格的区分为企业级(SLC闪存,未来也将会有eMLC)和消费/民用级,其实从控制器方案和闪存类型来说,麒麟 I Plus按照常规也应该属于消费类产品。不过,大多数这个档次SSD的性能和可靠性,都能够胜任一些写操作比例相对较小、非关键的企业级应用。正如Intel就提供了专门为X18/X25-M 和 SSD 320系列产品制作的“企业级服务器/存储应用”文档。

接下来是容量点,它直接相关于使用的闪存制程工艺。Intel X25-E由于推出时间比较早,50nm SLC NAND闪存只有32和64GB两款容量,很快将面临着被即将发布的SSD 710、720替代的命运;源科麒麟 I Plus、Intel X25-M还有表格中没有列出的SSD 510使用的都是主流的34nm MLC闪存,麒麟 I Plus 120GB和240GB两个容量点更是与Intel使用Marvell SATA 6Gb/s控制器的SSD 510重合。

至于Intel SSD 320,则通过比较先进的25nm闪存工艺带来的高密度,将最大容量提升至600GB。不过,由于25nm MLC闪存的平均写入/擦除周期(P/E Cycle)从34nm MLC的5,000次下降至3,000次,因此相关产品提高了超量配置空间的比例,来尽量确保使用寿命不下降。

在考虑容量的同时,我们也应大致关注一下价格方面的因素。目前个人用户选择SSD的主流范围在80~160GB之间,企业用户采购的容量可能会高一些,但像300GB和600GB这样的产品由于价格较高,短时间内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太大。

SandForce实时压缩、固态盘IOPS性能游戏

从上往下继续看前面一页表格中的内容,读者可能注意到了使用SandForce控制器的源科麒麟 I Plus没有外置的DRAM缓存芯片,这一点和Intel等厂商的SSD方案不同。当然,不需要单独的DRAM缓存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缓存,而SandForce技术的独特性不只体现在此处。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结构图:

 


SandForce SF-1200 SSD控制器模块示意图

源科麒麟 I Plus使用的并不是SandForce最新的SF-2000系列SATA 6Gb/s SSD控制器,而是上一代SATA 3Gb/s接口的SF-1200。尽管SATA 6Gb/s有助于充分发挥固态盘的顺序读写带宽,不过在之前的评测中,我们已经证明了SSD相对于传统机械硬盘最大的优势在于随机访问IOPS方面。因此,现阶段SATA 3Gb/s的产品在用户体验上并不会有明显的差距。

上图中间浅蓝色的“Buffer”模块就是SandForce控制器方案中缓存,具体容量没有公布。SandForce在芯片内直接集成了较大容量的缓存,无需外部内存可以节约成本、功耗和空间。其实Intel SSD控制器芯片中也包含有缓存(和寄存器),那为什么还需要外置的DRAM颗粒呢?这里要谈到固态盘与HDD之间的一个不同点——页面映射。

Page mapping(页面映射)是SSD控制器的一项功能。简单地说,这一操作就是将文件系统里的簇映射到闪存中的一个Page(页),实际上就是一个分类整理优化的过程。为实现这一映射,据了解Intel需要在控制器外使用DRAM缓存来保存映射表;而SandForce则完全不需要外置缓存,因为在他们的方案中,你实际写入闪存的数据,要比操作系统传输给控制器的少。

也就是说,传统机械硬盘带有的DRAM芯片中缓存的是临时用户数据,而SSD除此之外还要包括另外一部分:闪存映射表即元数据(索引),这样做是为了执行闪存单元的损耗均衡算法。比如Intel SSD 320的300GB型号就将DRAM缓存颗粒的容量从X25-M G2的32MB增加到64MB,就是因为元数据的容量也会随着固态盘/闪存容量一同上升。

那么,SandForce方案使用了何种方法来将两部分缓存数据整合到一起?这就是DuraClass系列技术中的DuraWrite——一种类似于压缩的数据精简写入技术。SandForce控制器会对从主机发送过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压缩再写入到闪存中,不仅能够降低单位闪存的写入次数延长寿命,还可以有效提高写入速度。另一方面,从SSD上读取数据反过来也要包含解压缩的过程,同理控制器传输给主机的数据也会超过实际从闪存中读取的,这样读取性能也可能因此而受益。

DuraWrite工作原理的关键在于其最终性能取决于数据,更确切的说,是数据的可压缩性。这样的技术也有弱点,当需要写入的数据已经进行过压缩时(如图片、视频或压缩文件),其算法就无法再发挥理想效果。另外控制器执行压缩运算的速度决定了它不可能使用压缩比太高的复杂算法,同时压缩处理有可能会增大读写操作的延迟。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负面影响远没有正面效果来得明显。

这里就要谈到前面列出几款SSD的性能了。根据源科公司给出的麒麟 I Plus性能指标,除了随机读IOPS低于Intel产品(也达到了30,000的水平)之外,余下3项全部领先。最大顺序读/写带宽已经接近SATA 3Gb/s接口的上限,而随机写入IOPS更是高达50,000。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些应该都是在数据“可压缩比”较大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峰值,因为不只一家使用SandForce控制器的固态盘厂商如此宣传。

而本文评测主要的目的,就是衡量源科麒麟 I Plus处理不同压缩比数据的实际表现,以及使用随机数据(不可压缩)测试的性能与标称水平之间的差距,同时和Intel相关产品进行对比。

 


上表截自SandForce SF-1200控制器官方资料(部分)

在SandForce SF-1200 SSD控制器的官方资料中,持续随机写IOPS只有10,000的水平(突发达到30,000),与源科麒麟 I Plus SSD似乎存在着矛盾。其实这里面还有些“隐情”:我们曾了解到SandForce SF-1200的固件(Firmware)可以分为2个版本,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使用为其企业级版本SF-1500芯片设计的固件能够达到更高的性能(硬件上可能相同?)。就像上表中“Ordering Information”中列出的那样:专门针对512GB大容量的SF-1232TA3-SBH(几乎没听说过实际应用在哪款产品上)控制器芯片的持续随机写IOPS为30,000,而最为常见的SF-1222TA3-SBH则被“限制”在10,000。


 

有的读者可能还注意到了Intel SSD 320的性能随着容量的提高而上升的情况。其中顺序写带宽主要是因为闪存单元密度增加和写入算法的改进,而随机写IOPS则源于不同的测试方法。如上表:Intel在SSD 320的Product Brief和Product Specification文档中列出的最大4KB随机写IOPS就是最下面一行——在8GB的LBA范围内测试并打开写缓存,就像之前的X25-M G2那样。而我们也曾发现,X25-M G2的缓存写IOPS(全部空间测试)一开始能够达到15,000的水平,那么SSD 320 300GB和600GB的23,000也不过是进一步在缓存优化上做文章吧?

 


资料来自:Intel在北京举办的IDF2011中的“企业应用中的固态硬盘(SSD):误区与事实”技术课程

在较小的LBA范围内进行测试,在原理上类似于过量分配(Over Provisioning,或称超量配置),通过减少用户的使用容量来增加SSD的冗余空间,能够有效提高随机写操作的耐用性和性能。我们在这里不做详细的技术讨论,限制到只在8GB的区域内进行写测试,其目的可以说就是获得接近极限的性能数值。


 

而作为企业级SSD的X25-E,Intel公布的性能采用了和消费类产品不同的测试方法——随机IOPS覆盖整个LBA范围,即在整个驱动器上执行测量。当然8GB的范围对于我们测试的X25-E 32GB和动辄上百GB的消费级固态盘来说,所占比例显然不同,但更重要的是企业存储环境中可能要面对RAID等各种应用场景,而不像Windows 7启动那样每次在相对固定的区域进行重复操作。

根据经验,使用SLC闪存的企业级SSD写入寿命和性能应该明显超过MLC产品,耐久性方面我们在第一页的对比表格中已经看到了。那么,Intel X25-E看似不甚理想的随机写IOPS规格,在实际测试中究竟表现如何呢?这也是本文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参与测试SSD实物图及平台

 

源科麒麟 I Plus SSD实物照片,产品标贴上醒目的印有“IOPS up to 50,000”,显示出了源科公司对该产品性能的宣传和信心。



在麒麟 I Plus的背面可以看到标准的SATA数据和电源线接口,尽管这一代产品还是支持SATA 3Gb/s,但据了解未来定位于商用企业级的麒麟二代将会采用SATA 6Gb/s和SAS 6Gb/s接口。



由于源科送测的这块麒麟 I Plus SSD金属外壳采用了无螺丝锁扣设计,并且带有易碎帖,强行打开可能导致外壳变形。我们在此借用国外网站上的源科RCP-V(箭鱼V代)内部图片,仅供参考。这里的控制器型号为SandForce SF-1222TA3-SBH,正反两面各有8颗IMFT NAND闪存颗粒,物理容量为256GB,对应240GB的产品(用户实际使用容量不到240GB)。



与我们测试的另一款源科红旗Ⅰ代SSD相同的是,麒麟 I Plus在它的防静电袋包装内也带有手工填写的合格证,再次反映出源科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源科针对医院数据库应用设计的解决方案,SSD非常适合这样需要高IOPS性能的场合

源科公司将麒麟 I Plus主要定位在商用和小型服务器等企业级非关键应用,另外还适合对性能要求较高的DIY发烧友及电信业、金融类等高端商业服务器用户。云计算服务器、门户网站数据中心、图形工作站等领域也是它的目标市场。

 

Intel X25-E企业级SSD(右上方带有Adaptec MaxIQ蓝/白色标贴)

本文测试的Intel X25-E 32GB并不是一款完全普通的SSD驱动器,而是被作为Adaptec 5/6系列SAS RAID卡的一个MaxIQ(最新名称maxCache)选件来销售。其中使用SSD充当HDD RAID的随机读缓存——这种“固态混合阵列”的闪存加速模式,我们在《存储时间》“RAID新变局(下):SSD优化成新宠” 中曾有讨论。

 

Intel X25-E企业级SSD的电路板

从电路板我们就能看出Intel和SandForce SSD方案的最大区别:Intel固态盘需要一颗单独的DRAM缓存芯片(上图中的三星颗粒),而SandForce控制器则不用外置缓存。

测试平台



强氧科技定制服务器平台配置
 
主板
 Supermicro X7DB8
 
CPU
 Intel Xeon 5050(双核3.0GHz/FSB 667MHz/4MB)
 
内存
 2GB DDR2-667 ECC FB-DIMM(1GB×2)
 
SCSI
 板载Adaptec AIC-7902W双通道Ultra320
 
系统硬盘
 Maxtor Atlas 10K Ⅳ 146GB(10,000RPM/Ultra320 SCSI)
 
测试硬盘(SSD)
 源科麒麟 I Plus 240GB
 
Intel X25-E 32GB
 
Intel X25-M G2 160GB
 
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R2 64位简体中文企业版
 

本次测试依然在强氧科技为存储时代(www.Stor-Age.com)定制的服务器平台上进行。我们使用Intel ESB2南桥提供的SATA 3Gb/s接口,设为AHCI模式并安装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驱动。相同的硬件配置和驱动版本(见下表),有助于和上一次评测的成绩进行比较。

驱动程序和测试软件

驱动程序/测试软件
 版本
 
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10.1.0.1008
 
Intel SSD Toolbox
 v2.0.1.000
 
 
 
AS SSD Benchmark
 1.6.4067.34354
 
CrystalDiskMark
 3.0.0.1a
 
ATTO Disk Benchmark
 v2.43
 
Iometer
 2006.07.27
 

本次我们在测试方法上做出一些变化:首先因为不再包含传统机械硬盘,所以放弃了以获得磁盘传输曲线为主的HDTach测试软件;为了衡量使用SandForce控制器的源科麒麟 I Plus对压缩数据的处理效果,引入专门针对固态盘且带有压缩测试功能AS SSD Benchmark;另外添加ATTO Disk Benchmark以获得相对极限的最大顺序读写速度。

侧重于模拟实际应用的部分,由于本文关注的主要是企业级而非PC领域,因此没有再使用PCMark。我们依赖的还是Iometer——运行4KB随机读和4KB随机写2个脚本,用于考察这三款SSD在不同队列深度下的IOPS性能。

SandForce控制器SSD方案不用搭配外置DRAM缓存,因此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写入缓存策略”设置对麒麟 I Plus没有影响。而我们使用AS SSD Benchmark测试Intel固态盘时会对比顺序/随机写在两种情况下的表现;Iometer则保持从HDD时代坚持过来的传统——运行随机测试时关闭写缓存;其余项目如无特别说明均按照默认设置(即写缓存打开)进行。

AS SSD Benchmark:写缓存和数据压缩的影响

 

源科麒麟 I Plus 240GB测试结果(MB/s,写缓存设置无影响)

由于AS SSD Benchmark标准测试使用的是随机数据(不可压缩),麒麟 I Plus得到的顺序(Seq)访问性能没有源科官方宣传的那样高,读写速度分别为204MB/s和109MB/s。我们知道SSD的实际写入性能(而非宣传数值)普遍低于读取,使用MLC NAND闪存的产品更是如此,Intel X25-M G2也基本处于这个水平。

对于4K和4K-64线程随机测试结果,我们还是习惯以下面IOPS的形式来比较和分析。

 

源科麒麟 I Plus 240GB测试结果(IOPS,写缓存设置无影响)

这张图与前面那个是同一次的测试结果,只是改变了显示的方式,从一致的读、写和总得分上就可以看出来。麒麟 I Plus最高读/写IOPS分别达到了32,813和22,923,当然AS SSD Benchmark也可能是在一个限定的容量区域内进行测试,尽管我们是将整个驱动器划分为一个空白的NTFS分区。

另外还有些值得注意之处:源科麒麟 I Plus的单线程(队列深度为1)512byte读IOPS比4KB要高,而写入却是相反的结果。我们觉得这可能与使用4KB物理闪存页面和模拟512字节磁盘驱动器扇区有关,在向一个包含部分数据的4KB页面写入512byte数据时,需要先读出原有数据再合并写入(通常应该写到新的位置,如果是原有位置的话还要等待数据块擦除)。

 

Intel X25-E 32GB测试结果(MB/s,默认打开写缓存)

别看我们测试的Intel X25-E只有32GB容量,而使用SLC闪存颗粒的它在性能上可不含糊,麒麟 I Plus这样的“商用/准企业级”产品在对比中暂时略显吃亏。当然我们更多关注的是IOPS、SandForce控制器实时压缩技术的表现。

 

Intel X25-E 32GB测试结果(IOPS,默认打开写缓存)

上图中Intel X25-E的读/写IOPS都超过了30,000,但别忘了这是在写缓存打开的情况下测得的数值,会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Intel SSD处理4KB和512字节的数据块大小似乎没有区别,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的Iometer测试中再次进行确认。接下来看看关闭写缓存的情况:



Intel X25-E 32GB测试结果(MB/s,关闭写缓存)

首先是写入带宽下降到了112.92MB/s,同时写测试得分和总分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个结果主要是为了给大家参考,而我们并不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关闭驱动器的写缓存。

 

Intel X25-E 32GB测试结果(IOPS,关闭写缓存)

大家看到写IOPS了吗?尽管低于Intel资料中的3,300,但相对那些动辄数万的指标来说还是这个更加接近于真实水平。AS SSD Benchmark中的随机IOPS测试只作为一个性能预览,这部分我们还是会以后面的Iometer为主。



源科麒麟 I Plus 240GB测试结果

AS SSD Benchmark包含的压缩测试模块,能够使我们了解到固态盘读写不同压缩率(横坐标)数据时的表现。上图中可以看到随着数据可压缩程度的提高,顺序读/写速度分别由200MB/s左右和110~12x MB/s上升至最高大约247MB/s和233MB/s。写入带宽几乎翻了一倍,而读测试的内容就是之前写入的数据,因此也得到了一条上升的曲线,尽管幅度相对小一些。

 

Intel X25-E 32GB测试结果

由于Intel控制器不会对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因此X25-E运行AS SSD Compression-Benchmark得到的几乎是2条平直的曲线,也就是说性能不会随着数据的可压缩比而变化。

不同测试方法,不一样的结果? 



源科麒麟 I Plus 240GB测试结果

CrystalDiskMark测试进一步验证了AS SSD Benchmark的顺序读写成绩,因为它默认使用的同样是随机数据。见下图:



运行CrystalDiskMark时,我们按照默认设置使用随机数据进行测试,而该软件也支持全部“0”或者“1”填充的重复数据模式。



Intel X25-E 32GB测试结果

Intel X25-E的测试成绩居然超过了官方规格中的读250MB/s和写170MB/s,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CrystalDiskMark统计结果中的“MB/s”相当于1,000,000 byte/sec,而不是按照我们通常使用的1MB=1024KB=1,048,576 byte来计算的;另外由于测试区域的大小只有1000MB(临时生成的一个文件),操作系统的缓存可能也起到了一定帮助作用。

 

Intel X25-M 160GB测试结果

Intel X25-M的顺序读性能优于使用随机数据测试的源科麒麟 I Plus,而顺序写则略低。CrystalDiskMark在此主要用于前面AS SSD Benchmark的一个补充,该软件的其它测试项目我们不作详细讨论。

 

源科麒麟 I Plus 240GB测试结果

为了获得SSD的峰值性能,我们还运行了被一些厂商推荐的ATTO Disk Benchmark,这款软件可以测试硬盘、SSD,还有U盘和各种存储卡等以闪存为介质的移动存储设备。上图中麒麟 I Plus取得了和源科宣传的285MB/s读、275MB/s写相当接近的成绩,显示出它使用的是重复数据(即能够实现最好的压缩比)。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ATTO Disk Benchmark默认的测试容量范围(Total Length)只有256MB,而且0.5KB(512字节)到8192KB(8MB)数据块顺序读写的队列深度为4,测试结果(如:281378)也是以KB而不是MB为单位显示。所有这些因素导致它的在几款软件中的表现最好。

 

Intel X25-E 32GB测试结果

Intel X25-E运行ATTO Disk Benchmark的成绩也超过了前面的AS SSD Benchmark和CrystalDiskMark,不过由于没有基于SSD控制器的实时压缩技术,它在这里不如使用SandForce方案的源科麒麟 I Plus表现好。

临近本文结尾,终于到了我们测试的重头戏——Iometer随机读写IOPS部分,而这丝毫不影响笔者想要表达出ZDNet观点的愿望。注:所有Iometer成绩均为运行2分30秒之后相对稳定的数值(不是突发或者峰值性能)。

SSD随机读IOPS持平、随机写现差距

 

Iometer 4KB随机读测试(无分区/全部容量,横坐标为队列深度)

在上面的图表中,我们列出了麒麟 I Plus默认设置和手动选择4KB对齐IO两种设置下的结果。可以看出尽管是4KB随机读测试,但由于运行在裸盘上——没有分区和文件系统(NTFS默认簇大小为4KB),而前面提到过4KB闪存页面的SSD仍然仿真成512byte的“物理扇区”,因此一个读I/O请求有可能会跨越2个相邻的闪存页面。设置4KB对齐,或者在实际使用中创建对齐的分区(如Win7)可以避免这种性能下降,这一点和最近开始流行的高级格式化4KB扇区机械硬盘的情况类似。

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列出Intel X25-E和X25-M G2在两种设置下的成绩呢?原因是测试中没有看到差别,也就是说Intel在这方面似乎处理得更好一些。当队列深度达到或超过32时,三款固态盘的随机读IOPS都超过了35,000,相对最好的X25-E也没有超过40,000,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处于同一水平,而不必过多的纠缠于数字了。



Iometer 4KB随机写测试(无分区/全部容量,关闭写缓存,横坐标为队列深度)

Iometer随机写测试,我们按照惯例在关闭驱动器写缓存的情况下进行。大家还记得Intel X25-M 1,000出头的随机写IOPS性能吗?使用SLC闪存的X25-E企业级SSD在曲线的开始处超过了2,000,队列深度为2时达到2,364,随着队列深度继续增加却出现了写性能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它不支持TRIM指令的缘故吧?其实现有的企业级固态盘基本上都没有提到TRIM优化,因为它们通常要面对的是SAS控制器、RAID等主机环境(也会有对SSD的优化),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由操作系统直接来管理。

注意:上图中Intel X25-E的曲线只到32队列深度为止,因为我们在测试中遇到了一点问题,当然应该只是手头这块“特殊版本”X25-E的个体问题。

再来看看麒麟 I Plus的表现,由于关闭写缓存的选项对它所采用的SandForce方案没有影响,因此在默认情况下(没有4KB对齐)的测试成绩就超过了7,000,而4KB对齐随机写入更是高达11,000以上。尽管SandForce的DuraWrite技术采用了不同方式来管理SSD控制器内部的Buffer,对于企业级产品也可以使用电容来保护缓存中的数据,不过我们在有限的测试中并未看到麒麟 I Plus的Iometer性能随着时间而明显下降。



源科公司内部测试参考结果:Iometer 2008,队列深度设置为32,4KB随机写入测试运行260小时。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写性能随时间下降的大致情况。

我们对麒麟 I Plus的性能已经比较满意,不过源科公司给出的测试结果显然要更高(见上图)。考虑过各种可能产生差异的因素,终于在测试完成之后注意到了Iometer版本的不同:笔者使用的2006.07.27是最新的稳定版本,而在之后的更新(即人们通常所说的2008、2010)中加入了一些新特性,比如写IO数据的样本特征(读测试直接对应LBA逻辑块地址范围,因此应该不会受压缩方案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Iometer 1.10 rc1写IO数据样本选项:默认设置为“重复字节”

Iometer 1.10 rc1版本中新增的写IO数据样本设置共有3个选项:“重复字节,Repeating bytes”、“伪随机,Pseudo random”和“完全随机,Full random”,默认设置为第一项;而Iometer 2006.07.27则使用了随机数据。这就导致我们测得的是“不可压缩”即最坏情况下的结果,而上面源科公司的参考结果只有在最理想的时候才能达到,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水平受数据特征影响介于二者之间。

有些读者可能会问,尽管源科麒麟 I Plus在随机写IOPS上胜出了Intel X25-E,但后者毕竟是将要停产的产品了,如果和当前主流的企业级SSD相比会如何呢?在Intel即将发布新一代的SSD 710等产品时,源科公司也在积极地研发麒麟二代SATA、SAS 6Gb/s接口的新产品。另据了解,关于从34nm向25nm闪存过渡引发的寿命问题,源科麒麟系列固态盘将会使用34nm,或者比普通25nm MLC贵20~30%的ccMLC(计算级NAND,相对于消费级而言)闪存来保证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