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八吋晶圓代工的領導者-專訪華虹NEC Foundry部 副部長 嚴聖鋒先生

本文作者:admin       点击: 2003-05-01 00:00
前言:
成立於1997年,透過中國電子工業部(現為信息產業部)與日本NEC合作的華虹NEC,不僅僅是國家級909工程的核心項目,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具備八吋晶圓製造能力的晶圓代工廠。
從1999開始,該公司迄今已經具備了連續四年的量產實績。相較於目前中國當地晶圓代工產業往往將焦點集中在中芯國際等新創事業與原有業者的新建生產線上,相信讀者們對於華虹NEC這位在中國晶圓製造/代工市場經營已有一段時日的老大哥,將要如何面對來自當地逐漸升溫的同業競爭一定會是非常有興趣的。
我們很榮幸有機會親赴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橋加工出口區的華虹NEC,拜訪該公司Foundry部副部長嚴聖鋒先生,與我們談談華虹NEC的發展現況以及其對於大陸半導體市場的期待與展望。
華虹NEC Foundry部副部長嚴聖鋒

中國IC設計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華虹NEC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具備8吋晶圓製造能力的晶圓代工廠商,根據嚴副部長的透露,在目前大陸前20大的IC設計公司當中,約有百分之90的業者是在華虹NEC下單投產的,整個華虹NEC的營收當中有八成左右是來自代工業務的訂單,也正因為如此,在其客戶結構當中有40%是來自IC設計廠商,其餘的部分則來自IDM與系統業者。
從華虹NEC的股權結構來看,其中有71%的股份為大陸本地的華虹集團所持有的,而日本NEC與中國日電的持股則佔了29%左右的比例。
雖然大陸內地普遍對於合資企業當中的外資夥伴存在著相當程度的不信任感,華虹NEC也曾被人質疑認為日本NEC方面並不願意提供必要的技術轉移或支援。然而,除了華虹NEC在2000年與日本NEC簽定0.24微米製程部分的技術轉讓之外,根據我們的瞭解與嚴副部長的說明,從安排本地員工赴日進行不同性質的移地培訓到日本NEC在實際營哌^程在智財權部分所給予充分的保障,相信華虹NEC是獲得來自日本NEC方面高度的技術支援。

華虹NEC的現況與展望
目前,華虹NEC擁有一條於1999年完工正式量產的8吋晶圓生產線,截至2002年底為止,該條生產線的平均月產量為25000片;現在該公司正在積極採購設備,預期在2003年底前,讓這一條生產線擴充到平均月產量為32000-33000片左右的水準,屆時每月最大產能應可達到35000片。
若從製程技術的表現來看,該公司目前掌握了0.35微米的高階CMOS製程與生產數位與混合信號IC的0.25微米製程為主,早期的華虹NEC雖然也有製造DRAM的經驗,但是目前該公司除了生產若干具利基性的EEPROM等記憶體產品,主要的接單對象還是以利用CMOS製程為主的IC設計業者。
根據華虹NEC本身的發展規劃,該公司將會在2003-2004年間新增一條八吋晶圓的生產線。此外,有鑒於12吋晶圓廠龐大的投資規模以及中國大陸本地IC設計能力落後西方先進同業8到10年左右的現實差距,華虹NEC認為專精於八吋晶圓的代工業務才是對於目前中國大陸半導體設計,乃至於本地半導體相關產業領域的發展最有益的規劃,因此,該公司在中短期內並不會從事12吋晶圓生產線的投資。
圖1簡單地說明了華虹NEC未來幾年在產能擴充上的基本想法。
圖1. 華虹NEC的產能規劃
 
資料來源:華虹NEC,2003。

除了晶圓代工的業務之外,華虹NEC也有一套完整的IP資料庫,同時也有一組人數約為34人左右的設計服務團隊,專門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提供其所需服務。當然,該公司也與Cadence、Mentor Graphic、Synopsys等主要的EDA供應商,及南通富士通、Amkor等封測業者間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
透過與客戶和供應商之間關係的維繫,確保了客戶所設計的產品與華虹NEC所具備的製程能力得以相輔相成,發揮最高的綜效。
前瞻中國市場
嚴副部長指出,根據CCID等市場調查機構的調查資料指出,2002年中國大陸IC設計產業的市場規模為130百萬美元,預計日後還會維持持續增長的態勢;不過他也指出,其實只要華虹NEC一家本身所提供的產能就能夠滿足整個中國IC設計產業目前所有的產能需求了。隨著大陸本身越來越多的晶圓生產線陸續完工投產,華虹NEC除了秉持著過往穩紮穩打的精神,也開始積極主動的爭取海內外IC設計廠商以該公司做為投片生產的對象。
從國家級的重點項目到今日成為大陸半導體少數具備八吋晶圓量產能力的合資企業,面對全球性低迷的半導體市場環境,卻又身處在當前最具成長爆發力且競爭壓力日漸升溫的中國半導體市場,華虹NEC將如何面對這一波成長的轉折點,值得關心大陸晶圓代工產業發展的讀者們細心地體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