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计算设备的发展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各大厂商持续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经历了百家争鸣、百花齐发的PC时代。超极本的出现开启了个人移动计算设备的新纪元。但并非所有轻薄的笔记本都叫超极本,万事万物皆有法可依,所谓“法”便是规范。超极本亦如是,何为超极本的“法”?笔者认为玄妙之处在于“极”。
“极”之内涵:“Intel Inside”和“Out of Box”
英特尔让几代人记得它的“等灯等灯”和那个蓝白色的环形小标,可见它在整个PC发展史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曾几何时,无数消费者在购买电脑的时候,都会认准机箱之外的Intel Inside标识,因为它意味着品质和性能。而在机箱和笔记本电脑机身之内的玄机才能真正体现英特尔在PC不同发展阶段的“极”之内涵。
现在,无线上网已经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登录互联网与世界联通轻而易举。但是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的是:英特尔公司在整整十年前的一项重大举措悄悄地改变了我们与这个世界连接的模式。2002年美国秋季IDF上,“迅驰”的前身Banias首次亮相,它在当时被定义为英特尔第一款彻头彻尾专门为笔记本电脑而设计的平台,而非像以前如“奔腾Ⅲ”和“奔腾4”等笔记本电脑专用CPU,2003年初,英特尔发布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成为当年IT业界最重大事件。虽然万众的期待和预加的光环并没有让迅驰一上市就势如破竹,但是“迅驰时代”还是如期而至,而且直到今天,虽然“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已经被更为强大的“智能英特尔®酷睿™ 处理器”取代,但是用笔记本电脑通过WiFi上网不仅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这种无线登录互联网的模式还扩展到了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迅驰”与英特尔现在正在大力推广的一个产品概念极为相似?没错,就是“超极本”!
用“迅驰”和“超极本”对比或许很不恰当,但是,两者在PC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就让我们盘点一下两者在各自所处时代的“极致”之举。
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作为一整套移动计算解决方案推出,包括:奔腾M处理器、855/915系列芯片组和英特尔PRO无线网卡组件。这在当时是一种极为创新、整合的模式,正是基于这种模式,才能实现如下的功能表现:首先、集成无线局域网能力:无需线缆、板卡和天线,借助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的WiFi认证,可通过无线互联网和网络连接访问信息和进行现场交流。(WiFi标准本身也是在英特尔的推动下形成的);再来看看现在的“超极本”:酷睿芯提供源动力,时下的超极本大部分采用第三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它采用了到目前为止业界最先进的22纳米制程的技术和3D晶体管技术,既能够提高电脑整体性能,又能有效降低功耗,性能比上一代提升22%,整体系统的功耗降低15%。正是基于这种半导体工艺的不断改进,才使得超极本的超极纤薄从根本上成为可能。由此可见,无论迅驰还是超极本,核心动力皆源自技术的突破。
其次、十年前的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经过专门设计,旨在以更低能耗提供更快的指令执行速度,进而全面满足新兴的应用需求(当时方兴未艾的各种互联网应用:如即时通讯、网上社区、电子交易等);而当下的超极本,则比以往的任何PC设备都强调快速文件传输技术的引入:超极本配备USB3.0和Thunderbolt接口(俗称雷电接口)。迅驰与超极本技术的强势升级虽不在一个层次之上,但是如果从用户体验来讲,却同样针对了各自时代用户最迫在眉睫的应用瓶颈之上。USB接口最初是由英特尔和微软倡导发起的,其最大的特点是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目前超极本装备的USB3.0接口高达5Gbps全双工(USB2.0则为480Mbps半双工,Thunderbolt 是英特尔与苹果的合作产物,由英特尔开发,主要用于连接PC和其他设备。近几年,PC整体性能提升很大,但是输入输出的接口已经逐渐变成了木桶的最短板,装备这两项传输技术超极本很好的弥补了这部分应用体验,除此以外,用于投影仪的VGA/Thunderbolt转换器和用于连接网线的RJ45/USB3.0转换器也可以利用到这两个接口。
第三、迅驰首次针对笔记本用户优化了处理器功耗和电池的矛盾,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智能电力分配技术可将系统电源分配给处理器需求最高的应用。节能晶体管技术可以优化能量的使用和消耗,以便降低CPU的能耗;现今的超极本呢?“极长续航”和“极其快捷”使应用体验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超极本的电池续航时间最少要达到5个小时以上,而实际上大部分的超极本都在6、7个小时,甚至有长达8、9个小时的产品。在快捷方面,从深度睡眠状态到唤醒,只需7秒,这是英特尔® 快速启动技术和智能响应技术的优势体现。
第四、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支持种类繁多的笔记本电脑设计:为了将高性能处理器集成到最新的纤巧和超纤巧的笔记本电脑设计中,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使用Micro FCPGA(倒装针栅格阵列)和FCBGA(倒装球栅格阵列)技术,来支持专门为更薄、更轻的笔记本电脑设计而优化的封装处理器芯片;对比超极本,自推出以来,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厚度小于18毫米。小于18毫米的机身厚度意味着芯片的高性能低功耗,意味着主板硬盘配置的高工艺设计,意味机身材质的更新换代,意味着键盘、触摸板、屏幕的选择更加挑剔。
对比下来,不难发现,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和超极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革命性的推动了移动计算的进化,追求极致的“Intel Inside” 仍然持续着旺盛的生命力。
“极”之外延: 移动互联新需求,PC、平板二合一
移动互联时代对终端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特尔以满足消费者体验和推动产业升级为出发点,以超极本的规范化成就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全能利器。规范并非限制,有了规范,恰恰成就了创新的乐土。已经可以看到在超极本的平台上,以英特尔为表率,行业合作伙伴们发挥了极致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为消费者呈现了各具特色的超极本设计和产品。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基于第三代智能英特尔®酷睿™ 处理器的超极本已经有70余款上市,而从2012年到2013年,至少会有140款左右的超极本上市,其中大约40多款有触控功能的超极本会在2012年底上市,其中还包括多款变形超极本产品。
超极本正在经历不断的蜕变与成长,在不断挑战自我,超极本已经呈现出触屏、滑盖、可插拔等创新元素,PC、平板二合一的时代已经来临,可以预见,超极本以极致体验为核心,将创造无限可能。在此过程中,超极本为推动产业创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超极本,用户的体验被激发,通过超极本,合作伙伴的新机会也涌现出来。实际上,自超极本概念在2011年COMPUTEX上诞生以来,它的生态系统也正在不断演进的历程中。如果说2011年,超极本的诞生给了PC厂商一次突破自我、发现新大陆的机会,那么2012年,随着触控和变形超极本的到来,对于PC厂商和供应链厂商来说,则是驶入蓝海的新机遇。
采用了22纳米制程技术和3D晶体管技术的第三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上市是属于超极本的一个引爆点。此后,2012年8月的“英特尔零部件厂商大会”则是第二个引爆点——这是专门针对超极本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大会,2012年已经是第二届。在这次盛会中,与会者近千人,供应商百余家,其中80%是中国内地企业,他们对超极本市场预期高度认可,非常期望与英特尔一起探求新的合作模式和产品设计理念,当然,他们也期待利用超极本的机遇,参与到标准形成的过程之中。此次大会着重探讨了超极本在形态和设计方面的创新,特别是在触摸屏、超薄结构、超长续航电池以及超极本金属结构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英特尔零部件厂商大会之后,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敏锐的公布了针对国内制造业板块的增长分析,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超极本的炙手可热。据证券时报网分析:“目前A股明确受益的是机身外壳、LCD面板和锂电池三个行业。这当中成本占比最高的是机身外壳,超极本将采用轻薄金属外壳代替传统笔记本主流的工程塑料、碳纤维材料外壳;国内领先的LCD面板的制造商中,已有数家企业与英特尔合作,开发出不同尺寸产品。英特尔为超极本设立了规模达3亿美元的基金,用于对开发超极本相关产品和技术的软硬件厂商进行投资或联合开发,因此后续除关注超极本销量数据情况之外,还应当跟踪合作厂商供货进展。”
看到这些,不禁再次让人想起多年前英特尔迅驰成功之后的经典行业感悟:“三流公司做产品,二流公司做品牌,一流公司做标准”,在一个行业里,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参与者,意味着话语权和领导力。十年前,迅驰刚一亮相,就成为“无线上网平台”,没有贴上迅驰标签的笔记本电脑将难以进入主流行业;如今,要想在PC行业不落伍,怎能不参与到超极本的机遇中来?。2012年9月的IDF上,英特尔展示了下一代芯片Haswell,并预言未来的超极本将走向15毫米的厚度。这3毫米的变化,对消费者而言,是更加极致的轻薄便携体验,对产业来说,是又一次以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契机。
英特尔一直以来都是产业创新的推动者,它并非只做处理器,从迅驰、到奔腾,再到酷睿和超极本,可以看到英特尔始终是在推动产业向前发展,是产业的推动者和开拓者。在规范超极本的过程中,英特尔不仅仅是规范的制定者,更是实践者。超极本描绘了未来PC的发展方向,而对它的规范和要求绝不是对一款产品设限,而是让一个品类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极”有极限之意,《易传》有云 “无极生太极”,极是从原点爆发的极限时空与无限可能。超极本之“极”与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不谋而合。超极本的诞生,是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移动计算设备的需求为出发点,外在极致轻薄,内在极致体验成就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利器。而在超极本背后,是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不断努力和创新,英特尔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超极本所呈现的先进移动计算技术、理念和体验,不是一蹴而就的。英特尔带领全行业不断探索,与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碰撞出了异曲同工之妙,规范了超极本的“超极”之处,将“极”字展现的淋漓尽致,用“极”之内涵和外延,让超极本有“法”可依。
Copyright © 2002-2023 CompoTech China.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007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