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IT成本、推进IT与业务的有效融合是所有CIO共同关心的问题,数据中心作为企业IT中枢,既肩负着保障所有IT系统稳定、连续运转的重要使命,也是企业降低IT成本的重要突破口。同时,随着金融业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业务创新的活跃,不少企业数据中心所需要承载的数据量急速增长,面临着运营成本高昂、能耗大、安全性差、业务连续能力低等一系列挑战。为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业务发展以及运营管理中,各公司、机构纷纷将数据中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探寻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就在这个快速的变革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领军角色。
四大体系支持业务发展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于1999年10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金100亿元人民币。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全国设有32家办事处和营业部,拥有10家平台公司,服务网络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近两年来,中国华融逐步以商业化业务为引领,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形成了一个以资产经营为主业,以银行、证券、租赁、信托、投资、基金等多种综合性金融服务为主体的业务和多元化经营的格局,能够为客户提供综合化、一揽子的金融服务。
业务的扩展需要强有力的IT系统提供支撑和保障。近年来,中国华融的IT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对公司的业务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形成了由四个重要体系支撑其整个IT建设的重要格局:一是以统一信息为核心的技术服务体系,二是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办公应用体系,三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业务管理体系,四是以统一数据平台为核心的数据管理体系。这四个体系服务于华融的日常工作协同和业务的方方面面,共同支持中国华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在四个体系的指导下,在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也走出了一条适合企业特点和业务发展需要的独特道路。它依托先进的数据中心技术架构,从自建140平米的机房,到租赁不足60平米的机房,支撑着连续3年超过100%的业务增长。
数据中心改造迫在眉睫
而如今这样出色的数据中心运营能力,却是多年来,企业在一步一步的IT改革之后,逐步实现并取得的。曾经,中国华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数据中心所依托的是非专业的机房环境。按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秘书长艾军的说法,那时的数据中心不符合一家金融机构,特别是像华融这样规模的金融机构所应该达到的等级。
首先,机房面积有限,设备老旧的问题凸显出来。多年前中国华融在北京白云路上一家20世纪6、70年代建筑的北京铜管厂旧址上建立了最初的老机房,它是由一间砖混结构的办公室临时改造而成,一开始的面积只有40平米。后来,由于业务扩展的需要,面积一度从40平米逐渐扩充到140平米。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白云路机房的供电和承重都会随着发展而不断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没有辅助设备;没有供电、消防、安保的辅助专业支持人员,就连机房的空调也是采用家用的分体式空调。
“外包”成为关键策略
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对IT建设,尤其是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机房的客观环境限制了进一步改造、升级和扩展的空间,对于华融的信息科技部来说,找到另外一条更为合适的数据中心机房建设之路迫在眉睫。于是,一系列改革和策略被提上议事日程。
在2009年,中国华融决定将数据中心机房进行社会化处理,也就是采用机房外包的方式。他们给公司领导算了一笔账,当时如果在另外地方改造一个适当规模配置齐全的机房,预计要花1200—1500万元,仅仅是机房改造的费用就要花这么多钱,而租用一个60平米的机房,每年费用仅100多万元。“专业的机房环境可以充分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安全、可靠、有保障,而且低成本,是中国华融选择机房供应商的基本考虑点,这也是中国华融最终选择信誉上比较可靠的一家金融机构作为机房提供商的重要原因。”艾军在提到这一点时反复强调。
此外,中国华融还根据工作实际,在运维、开发等环节都采用了外包的机制。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主要以规划、设计、需求管理、变更管理等一些管理工作为主,外包人员更多的是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小机房大容量
外包之后的问题和挑战涌现出来,中国华融的数据中心机房面积从原来的140平米降低到现在的不足60平米,如此小巧的面积,如何应对业务需要?
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在选购服务器产品时,中国华融提前做了大量评估,希望找到一款稳定、高效、故障率低的产品。经过大量对比和评估,英特尔架构处理器在数据中心稳定性、灵活性、扩展性以及满足工作负载等方面的出色性能,使中国华融很快做出了选择。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息科技部运行组高级经理陈德耀介绍到:“现在我们的机房面积大约60平米,仅仅物理服务器就有近百台,还有虚机几十台,这种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虚拟化技术来说,由于对处理器要求非常高,经过了大量考察之后,采用了支持一般业务的英特尔E5系列产品,用于双路服务器;同时采用了支持关键业务的英特尔E7系列产品,用于多路服务器。对于数据统一平台来说,由于该平台将多个独立系统进行了集中整合,进行数据挖掘再分析,所以对服务器性能要求非常高,以往一般都会选择小型机产品,但是经过实际对英特尔架构处理器的评估、测试后,中国华融毫不犹豫放弃了以前的方案,转向x86架构服务器。
并且,为了适应有限的机房面积,新机房不再使用原先的机架式服务器架构,而是采用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刀片式服务器。对于中国华融来说,刀片服务器除了高效能信息处理的特点外,更具有节省空间、省电、简化布线等优势。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陈忠德表示,仅就布线一项就可以减少近20倍的线路,包括网络线路、存储线路、电源线路等,“20倍的减少,对于机房的维护来说简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过去批量安装设备,仅布线的时间就要花费一天多时间。如果是一个两间屋子大的机房,其中至少一个屋子的底下全部是线路,而且还要堆砌好几层,这样布线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不到60平米的数据中心,已经达到国家A级标准。它几乎承载了过去200平米机房所负担的全部功能,仅在空间方面就节约了300%,极大的缩减了机房规模,降低了机房的租赁费用。从2011年12月31日到2012年7月2日,数据中心机房IT设备和空调耗电192144度,支付电费175141元。而采用传统技术,电耗要增加将近1倍,机房面积至少要200平方米。
可管理,可监控,易维护
由于中国华融的数据中心采用的是外包机房的社会化处理方式,因而管理上的难题就不可避免。对此,信息科技部在技术上的要求是必须做到“可管理,可监控,易维护”,以保障业务的连续性、稳定性。
通过反复的实践,中国华融的信息科技部的工程师们发现,99%以上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加以处理。在远程的管理界面上,操作系统、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被统一接管起来,除了新设备的部署以及硬件故障,大部分的工作不用去现场就可以实时解决。同时,对于远程监控的管理也在不断加强。从硬件、到CPU的利用率、内存等各个角度、不同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
在强有力的信息化平台支持下,中国华融的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都实现了大幅度提升,耗电量大幅度减少。“目前的华融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能够应对业务的需要。”陈忠德说:“当然,随着业务发展越来越快,应用水平越来越深入,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前台业务可能会越来越多,我们将继续推进对整个机房本身的集约化管理,不断提升单位面积的运算能力。加强数据中心前瞻性的规划和日常的管理工作,而且随着新技术的成熟,也会不断引入到数据中心的建设中。”
目前,中国华融的信息科技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发展体系,包括以统一信息为核心的技术服务体系、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办公应用体系、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业务管理体系和以统一数据平台为核心的数据管理体系,在为日常工作协同服务的同时,支持华融业务的快速增长。
Copyright © 2002-2023 CompoTech China.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007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