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冲击效应(一)

本文作者:admin       点击: 2009-07-09 00:00
前言:
有个不成文的经验法则,凡是机构碰到半导体,就是遇到绝命刀。半导体很可怕,因为它的价格滑落速度,就如同云霄飞车,心脏不够强,就不要自寻死路。SSD固态碟为何今日如此红,当前正夯,通吃开放性与嵌入式系统。来看价格与应用便知个中奥妙。以1GB的平均价格来说,2007年约是7.4美元,2009年则是滑落到1.25美元。若是掉落曲线依然维持不变,2012年就会降到0.15美元。不要说硬盘,就连光盘也会崩裂等。这股SSD的大跃进原动力,就是半导体的先天本钱,它能够终结掉硬盘,让硬盘从此停止转动吗,本文就尝试从技术面与市场面的分析来推演吧!

史上半导体最强悍的曲线:

半导体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Moore law),英特尔就是这个信徒。然而,还有一个组件的变化曲线比摩尔还要犀利还要可怕。话不多说,答案就是NAND闪存。

公元2000年之前,DRAM可以说是半导体技术的驱动力来源之一,如今,主导地位换人做,NAND时代来临。而这个物换星移的征兆,早就出现,只是被三星给发扬光大,打了一只大满贯。
半导体马不停蹄地朝向微细化的目标迈进,可是NAND虽然有多值化的方式,却也慢慢碰到限界的围墙,突破之道就是朝向空间的延伸,也就是3D化的崭新方式构造来下手。东芝先行,三星跟上。

SSD旭日东升

韩国三星会如此摇摆,NAND型闪存当作硬盘来经营,终究开花结果,亮丽丰收。苹果的iPOD也许是NAND内存发挥经济效益的极致。(组件便宜,产品却卖的那么贵!)
没有人说,NETBOOK一定要搭配SSD(又称Flash SDD)固态碟。只不过两者的时间巧合,碰出一道亮丽的火花。其实,若是回顾信息史,固态碟早在SCSI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只是,在那个时候,物不美、价不廉,仅可局限于很特殊很特别的市场用途罢了。

随身碟的崛起,也带动MP3产品的热卖。造就了iPOD帝国。闪存的主导厂商乃将此组件当作硬盘来经营,利用半导体微系化制程的进步,光速般将组件价格快速滑落。只要容量够大,价格还可以,当然就能进入诸如小笔电的市场。加上硬盘就是偏偏有它的风险,何时会挂,天知地知。又怕摔。信息人当然会另寻活水。SSD没有马达、移动臂,读写头等机构的元组件,静音、耐冲击性高。而且,读取速度也比较快。

话说2004/1,日立超LSI,就发表了Flash Memory Drive。
2006/7,新力的VAIO Type U的Zero Spindle机款,就已经采用固态碟了。该机,日本传媒曾经形容为一流的Origami(折纸)。
注:SSD乃是Solid State Drive的简称。

2009/4/ 27,东芝发表世界初32nm制程,单芯片4GB。
依据ComScore的数据,中国大陆的检索网络百度(Baidu.com),排名列为全球第三。在中国大陆地区,不重复流量(Unique User)达到2亿人次。2008/1该公司进军日本,开始Baidu.jp的检索服务。百度之所以获得使用者的青睐,主要原因就是检索的速度快。而检索速度快的关键零部件,就是SSD这张王牌是也。拥有与HDD相同的接口,却没有机构的负担,数据的存取性能较为卓越。

不仅百度,不少的数据中心(Data center)、服务器、企业用途磁盘阵列、产业用装置,也开始进行SSD的搭载。所有这些领域厂商的用意,就是图谋性能的提升、更低的电力的消耗,创出机器的新附加价值。
注:日立的“Hitachi Universal Storage Platform V”于2008/11,HP的“StorageWorks XP24000”于2009/1,就开始搭载S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