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底有这么一则新闻:“打暴力电玩,脑力会变差”?如果这是事实,父母未来将可振振有词的禁止小孩玩电玩,这对一向抱持“电玩是科技产业进步之母”想法的笔者而言,可说是晴天霹雳。
细看这则新闻,这是由台北荣民总医园精神部主治医师周元华,根据其进行的“电玩对大脑血流影响”研究所做出的结论,研究方式是让30名25岁年轻人,分别玩“真三国无双四代PS2版”和“超级玛莉”各30分钟后,发现这些年轻人的大脑前额叶血流都变少,特别是玩过真三国无双四代的受试者,血流比玩超级玛莉更少。
周元华表示,由于大脑前额叶主管思考,加上测试结果显示,在电玩中杀人愈多,掌控情绪的“背侧前扣带回”血流也会跟着减少,甚至造成情绪亢奋或低落,而且血流全跑到主管听力、视觉处,显示电玩提高的只是短期注意力。因此,周元华做出结论:“打暴力电玩时,其实【脑袋空空】没有思考 。”
而且他还强调,25岁的年轻人脑部已发育成熟,打电玩还是会让大脑血流变少,“更何况小学、国中和高中生。”
这下可好,以后谁还能促销3D显示卡?微软、SONY跟任天堂也不用为了次世代电玩宝座属谁,而争个你死我活,因为翻开电玩游戏史上,没有暴力又受欢迎的游戏,可说是寥寥可数,如果暴力电玩真的会让人的脑力变差,怎么可以让电玩软硬件产业,有起飞的一天?
不过,我本人是不相信这个研究结论的啦!但我也不打算去批评这项研究的是否有足够严谨性,因为我还不够格批评医学研究。但老实说,针对暴力电玩、网络诈骗、黑客入侵等各种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的负面研究,多如繁星,就以这个“打暴力电玩,脑力会变差”的研究,研究者周文华医师早在2006年底就发表过类似的研究结论,两者的研究差别,一年前找来19岁到25岁的年轻人只有12位,测试用的电玩只有“真三国无双四代PS2版”,但结论是一样,都是“打暴力电玩,会让大脑前额叶血流都变少,所以推定为没有思考,最后会变笨。”
其实,不只是电玩,很多社会上常见的事物,如烟、酒、电视及手机,都常常会有学者发表不同领域的负面研究,媒体似乎也蛮买帐的,也都会大篇幅报导,我比较好奇的是,不知道看电视是否也会有类似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怎么都没有打电玩有助于身心
健康的正面研究?
答案其实是有的。如2007年2月20日刊登于Archives of Surgery期刊,由Beth Israel Medical Center的James C. Rosser Jr., M.D针对33名外科医师所做的研究显示:“拥有电玩技能的外科医生,在模拟的外科手术课程中表现较好”;2007年2月刊登于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中,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赞助,Rochester大学的脑与认知科学系Daphne Bavelier教授所进行的研究报告指出,玩Unreal Tournament 和 Quake这类的动态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超过30小时以上之后,玩家的视力相比于玩俄罗斯方块同样时间的玩家,有显著的提升。
台湾地区数字游戏市场2006年产值高达70多亿元,2007年预计成长15%,现在的电玩高手参加比赛已经可以拿奖金、出国比赛,许多在线游戏或软件设计公司,也会藉此延揽人才猎人头,让玩家实现兴趣也能当饭吃的梦想。
2007年WCG世界电玩大赛台湾地区区国手选拔赛中,甚至有一位从小就是过动儿的选手,因为过动儿先天对声光音效的反应较为敏感,反而让这位选手将缺陷转化为打电玩的优势,他甚至表示,做自己有兴趣的事,对过动改善有帮助。
所以说啊,电玩业者只是放任这些负面研究不断充斥新闻版面,对于电玩产业的发展,终究不是一件好事。虽然说有点“瓜田李下”之嫌,但为何都没有电玩软件或硬件厂商,针对电玩可能带来的正面效应,赞助做点学术研究?或是举办研讨会?
网络诈骗问题不在科技
另一个常常被污名化的科技应用,就是因特网,不过台湾地区上网人口多达1,300万,其中有在网络购物经验的人,至少超过650万人,最重要的是,这么多人几乎都只集中在少数网络购物晚上购物,因此,只要有任何一个购物网站发生诈骗事件,数量通常会比传统购物的诈骗事件多出许多。
根据刑事局的统计,2007年1-8月份岛内网络诈骗案件约有近六千件,损失金额约达新台币2亿;但2007年9月份之后,网络诈骗案件急速攀升,包括知名的入口网站Yahoo!奇摩、第一大网络书店博客来、排名第三的购物网站Payeasy(康迅数字科技)以及金石堂网络书店等,均出现严重的网络诈骗事件。由于这些购物网站的会员已涵盖台湾地区八成以上的网络购物族群,据统计,这五大购物网站的受害案件至少有1,200件,损失金额至少新台币6,000万。
但有哪些诈骗行为真的根基于科技应用的基础之上?透过植入“木马程序”,来窃取企业、网络购物业者的重要数据库,算是最标准的。但话说回来,如果企业不认真保存客户数据,一旦被窃贼入侵,影印重要的文件,再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手法将数据放回去,一样不易被查觉,业者是否会“掉以轻心”,才是问题的关键因素。
另一个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是“网络钓鱼”,主要是歹徒会冒充知名购物网站或金控网站,利用电子邮件,通知网友中奖或参加活动,然后提供网页连结,让网友连上网页后填写个人数据,但这些网页只是“几可乱真”的假网站,根本不是企业的官方网站,不知情的网友往往就因此泄漏了个人数据。
但这种诈骗会得逞的关键,还是“掉以轻心”4字,跟科技本身无关,因为只要稍微注意一下网站网址,就可以发现跟企业官方网站相去甚远。其实类似的诈骗手法,不管是电话或DM都曾经扮演过媒介的角色,不过“网络钓鱼”手法这几年才出现,熟悉的人不多。
这种“网络诈骗”对于发展还在起步中的网络购物市场(在线购物占岛内整体零售市场仅3.1%,2008年估计将占到3.6%;但欧洲地区已达6%以上,北美地区更达到8%以上),当然不是一件好消息。根据资策会市场情报中心(MIC)公布的岛内在线购物市场规模,2007年预估为1,855亿元,较2006年底预估突破2,000亿元,已经缩水16.47%。
但其中企业对个人(B2C)产值刚好跨过1,000亿元,来到1,080亿元。个人对个人(C2C)购物,如网络拍卖的市场规模,则是774亿元,两大类在线购物虽分别较2006年成长31%与50%,但与2006年底MIC乐观预估2007年B2C市场规模1,438亿元,网拍市场783亿元,也都呈现下修的现象。
消费信心不足当然是关键,而且网友可支配月所得连续3年也都呈现下滑,如果再加上网络诈骗事件不断,当然更会重伤网络购物市场形象。目前网络购物业者虽已加强各种防诈骗机制,但关键不在科技技术,只要网友继续“掉以轻心”,再好的防诈骗机制,也将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