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M业界首创!开发出以单芯片实现EDLC电池平衡的IC

本文作者:ROHM       点击: 2014-12-04 14:16
前言:
加快车载与工业设备领域EDLC能源再生市场发展速度
2014年12月4日--ROHM开发出电池平衡IC“BD14000EFV-C”。该产品非常有助于在汽车怠速停止和工业设备的能源再生、瞬低(瞬间电压下降)对策等领域市场日益扩大的EDLC(双电层电容器)的稳定化、长寿化和小型化。
 
 
  本产品是将以往由20个以上分立元器件所实现的EDLC电池平衡仅通过1枚芯片即可实现的IC,使元器件安装空间缩减约38%,同时,无需再考虑每个元器件的差异,使构筑小型、简单且可靠性高的EDLC系统成为可能。
 
  产品不仅具备最多可控制6节电池的电池平衡功能,而且,只要将多个本产品串联,即可同时控制更多的EDLC电池节数。电池平衡电压可在2.4V~3.1V范围内进行设定,因此可支持各种EDLC。不仅如此,还搭载了可根据电池平衡电压设定检测电压的过电压检测功能和FLAG输出功能,并且符合车载领域的国际质量标准AEC-Q100,是用户可安心使用的产品。
 
  本产品于2014年11月份开始出售样品(1000日元/个:不含税),同时,网络商社也已开始销售(包括评估板1个起售)。后续预计从2015年1月份开始暂以月产1万个的规模投入量产。前期工序的生产基地为ROHM滨松株式会社(滨松市),后期工序的生产基地为ROHM Electronics Philippines Inc.(菲律宾)。

<背景>
  EDLC因与其他蓄电池相比,具备可快速充放电、寿命长、安全性高、环保等特点,而在车载和工业设备等领域的众多应用中被广泛使用。其中,由于大容量化和高电压化的需求逐年增加,在高能条件下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为实现更高电压而将EDLC串联连接时,由于施加于每节EDLC电池的电压不均衡,而使寿命也不均衡,使整体上的安全使用期间变短。一直以来是通过分立元器件来实现电池平衡功能的,虽然不均衡问题有所抑制,但需要处理多个分立元器件,因而一直在元器件安装空间、设计负担、确保电池平衡功能的可靠性等方面存在问题。
 
  ROHM为满足这些需求,与在铝电解电容器和EDLC等的开发方面引领行业发展的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联合,开发出小型且安装简单、内置保护功能的EDLC电池平衡IC。

 
          
       单芯片集成,使设计更简单                                       蓄电池分类
来源: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特点> 
1.仅1枚芯片即可实现EDLC的电池平衡功能,元器件空间缩减38%
在多年积累的ROHM模拟设计技术的基础上,由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提供确定规格、样品评估等方面的支持,使以往由20个以上分立元器件完成的EDLC电池平衡功能仅通过1枚芯片即可实现,这实属业界首创※。元器件安装空间可缩减约38%。
 
产品支持4~6节电池的检测,采用可轻松实现电池平衡功能的分流电阻方式。可自包含运行,因此可减轻设计负担。另外,可设定任意电池平衡电压(2.4~3.1V / 0.1V步进),从而可支持各种输出电压的EDLC。

2.可轻松支持电池增加的更高电压EDLC应用
EDLC市场本身正朝着大容量化、高电压化方向发展,将大容量的EDLC串联连接使之产生高电压的使用方法日益增加。针对这种应用,仅需将多个本产品串联连接即可扩展电池平衡功能。因此,可轻松支持更高电压EDLC应用。

 
3.符合车载标准AEC-Q100,两种保护功能双重确认电池状态
 
在电池平衡功能的基础上,搭载了过电压检测功能和FLAG输出功能,以提高系统整体的可靠性。通过这两种保护功能,可检测到电池的劣化阶段。另外,符合车载领域的国际质量标准AEC-Q100,也是车载噪音干扰等特殊环境对策的最佳选择。

<应用> 
◇能源再生: 汽车、工业设备、建筑设备等的动能再利用
◇电源的稳定化、瞬低对策 : 不间断电源装置(UPS)的应急备份
◇启动时的电源辅助 : 汽车的怠速停止、OA设备的快速启动
◇铅蓄电池系统的替换 : 不含铅,更环保,比铅蓄电池寿命更长
 
<术语解说>
・EDLC(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 双电层电容器)
EDLC是蓄电装置的一种,具备与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相比,能量密度(单位面接的蓄电量)较差、但输出密度(单位时间能处理的电量)较好的特征。另外,还具有反复充放电导致的性能劣化少(寿命长)、即使外部短路也不会产生故障(安全)、组成材料不含重金属(环保)等优势。
 
以往,小容量EDLC在移动设备等小型电源的备份和稳定化的应用较多,但近年来,大容量化(300F以上)发展迅速,利用其可快速充放电的特征,在处理更大功率的车载和工业设备的电源辅助及能源再生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