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换屏门】背后你所不了解的“制造强国”之路

本文作者:WinTECH Media       点击: 2015-09-08 08:30
前言:
2015年8月13日--小米发布了红米Note 2手机。因其采用联发科Helio X10八核64位处理器,且售价仅为799元,在开售当天即卖出了80万台。然而在这一片火爆的销售额后,“小米换屏门”事件却将此款手机推上了舆论的漩涡。红米Note 2发布后,有网友通过手机评测发现,红米Note 2采用的是国产天马屏幕,而并非在某些渠道宣传的夏普/友达。因此,网友认为小米这种偷换概念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而小米官方论坛上的吐槽帖子被删,以及一大批京东用户的退货,此事又进一步发酵。之后,小米官方发布了一系列声明承认换屏,指出这是工作失误导致的错误宣传;并提到了国内一系列使用天马屏幕的厂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从技术的角度讲,LTPS优于IGZO,而且价格更贵,更优于α-Si。
 


且不论事情后续如何发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事件或多或少反映出消费者对国产屏幕的不自信,以及任重而道远的显示屏国产化进程。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梁新清秘书长在“第三届中国OLED产业发展论坛”中提到,目前的总体趋势下,LTPS、OLED生产线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显示产业领域内,日韩台处于显示产业的领先地位,但整个市场对中国的关注却日益增长,并有寻求合作的意向。同时,随着政府多年来对国内新型显示产业的不断扶持,以及国内面板公司的长期努力,显示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产品质量和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而在未来,随着国内面板制造企业产能的进一步释放,更多的屏幕将实现国产化。但这些,广大消费者和媒体人并不知晓,从而导致此次小米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从此前群智咨询所公布的国内大小尺寸面板的产能规模图中我们看出,中国大陆将在2020年成为全球显示面板产能最大的区域。届时,国内将有37条左右的显示面板产线,其中包括至少两条柔性OLED显示面板产线。
 

 


随着智能手机及可穿戴的快速发展,中小尺寸显示屏市场得以快速成长,年均复合增长率 CAGR达到8.0%。截至到今年上半年,国内主要品牌在高清手机(HD级别)及以上采用本土显示屏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增长。从图中不难发现,国产化面板已占据了不小的江山,尤其OLED显示屏得到了更多用户的认可。AMOLED显示屏所天生具有的色彩逼真、反应速度快、视角更广等优秀性能,已经成为智能化浪潮的宠儿和旗舰产品的首选。十年前,只有三星一家配备AMOLED屏幕,而如今在2014年第3季之后上市的智能型手机中,共有11家制造商高达20款机种搭载AMOLED。和辉光电是目前国内唯一专注于中小尺寸AMOLED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并且在国内首家成功实现AMOLED显示屏的量产,一举打破了长期以来国际显示巨头在AMOLED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完成了行业领先企业在过去十年才达到的技术水平,使中国的AMOLED产业成功地站在国际高端市场前列。

 据某研究机构报道,AMOLED的智能型手机2014年出货量为2.0亿支,2015年将达2.5亿支,增长率达23.3%,三倍于中小尺寸显示屏市场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日韩企业大举投资,企图抢占AMOLED市场份额,三星及LG公司加大用于柔性显示的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的投入,内地各大液晶面板企业竞相在AMOLED 技术上加大投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显示面板(LTPS / OLED)产业的竞争,就是国家层面的技术、资本、人才的全方位竞争。我国制造业由“制造强国”转型为“创造强国”之路,必须有效地推进以企业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局部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突破,为产业进入高端领域赢得先机。作为国内AMOLED领域的领先企业,和辉光电在现有的优势基础上,不断刷新多项世界纪录,并且计划启动二期建设。回顾此次小米换屏门,笔者虽然多少会感到无奈和感慨,但是其折射出我们所坚持不懈的国产化进程,而这是我们走上“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