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及目的
随着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需求不断增长,数据中心在平衡总体拥有成本(TCO)的同时,面临着不断上升的能耗和可持续性挑战。希捷的《数据脱碳》报告基于全球数据中心专业人士的洞察,揭示了在理解数据中心的可持续性挑战及其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方式方面存在的关键差距。这些洞察可为企业在实现业务增长的同时达成环境目标提供参考。
报告强调了关键障碍——高能耗、原材料需求和空间限制——并呼吁转变思维模式。报告敦促企业不应将成本和可持续性视为二选一的问题,而应采取兼顾两者的创新战略,以实现长期效率和持久发展。
报告要点
人工智能引发数据存储需求浪潮
• 在中国,83.4%的受访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其公司对数据存储服务的需求有所增加。
• 中国受访者的反馈最为多元化,86.7%的受访者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人工智能将显著影响数据中心运营的需求,而10%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3.3%的受访者表示不同意。
环境影响与总体拥有成本
• 96.6%的中国受访者提到了数据存储实践对环境的影响,其中23.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同意,73.3%的受访者表示同意。
o 63.3%的受访者表示高能耗造成的碳排放是最受关注的问题,该比例居所有调研市场之首。
• 然而,“低环境影响”在采购决策中的排名很低 —— 没有受访者将其列为采购重点。
• 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受访者的观点最为多元——20%的受访者表示其公司的数据存储运营目前不可持续或非常不可持续,而6.7%的受访者对其运营的可持续性表示不确定。
• 10%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未来五年他们的运营将变得更加不可持续——中国是唯一表达该观点的市场。
• 在中国,有73.3%的受访者认为,定期报告将有助于衡量数据存储操作的环境影响。然而,也有16.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公司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进行这种衡量,这是所有受访市场中不认同比例最高的。
推动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障碍
• 在中国,受访者指出,数据存储基础设施建设(36.7%)和数据中心组件采购(36.7%)的成本是可持续数据存储的主要障碍,这一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8.5%和27%。
• 在电力来源的问题上,中国的受访者意见分化——36.7%的人表示他们的公司没有选择余地,而另外36.7%的人则认为他们可以选择更加可持续性的能源来源。
• 中国的受访者预计,要实现更可持续的数据存储,需要23亿美元的预算(相较于全球平均的49亿美元)。
生命周期管理脱节
• 在中国,96.7%的受访者认同或非常认同延长数据存储设备或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对数据中心运营的可持续性具有重大影响——该比例在所有调研区域中位居前列,且超过全球92.2%的平均水平。
• 然而,在采购存储基础设施时,只有10%的中国受访者将其视为关键因素(全球平均比例为15.5%)。
驱动可持续性应用的因素
• 财务激励被视为践行环保的首要驱动力,60%的中国受访者提到了这一点。
• 56.7%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能够优化数据存储操作,是未来提升可持续性的最有效方式。
• 70%的中国受访者相信,客户的观点能够显著影响数据存储供应商是否向绿色化迈进;
• 66.7%的受访者表示,客户通过“主动要求可持续选项”可以推动绿色解决方案的采用。
关于希捷
© 2025年希捷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于美国印制。Seagate、Seagate Technology和Seagate标记是希捷科技有限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美国和/或其它国家的商标或注册商标。所有其他商标或注册商标归各自所有者拥有。